“數學手抄報”鍛煉孩子的總結能力
在中原區外國語小學,三年級以下小學生作業量很小,大部分為課堂作業,在學校能完成一部分,僅留個別題目需要回家后完成。
偶爾,老師會給低年級學生布置一些如“畫畫”“做賀卡”“收集植物標本”等動手作業,都比較輕松,父母一般都會給予孩子一些幫助,比如填色、剪形狀等。
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會有“做數學手抄報”“每日新聞”這類作業,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幫助。
對于“每日新聞”,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聞,也不知道怎么寫,每天都愁眉苦臉。孩子寫不出來,父母只好代勞?!艾F在這作業成我的了。每天吃完飯,孩子寫作業,我就開始看報紙,看新聞,內容不特別,老師不表揚,孩子就不高興。我現在也是天天找完新聞還要自己重新寫一遍,難??!”
而不少家長表示,“數學手抄報”這個想法挺好的,能鍛煉孩子的總結能力,讓孩子能更好地記憶知識。
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說:“這個新聞作業太超前了,有些牽強,孩子又不懂什么是新聞,他們更不懂怎么去寫新聞,只能我們幫他們寫。對我們來說也是負擔,我們又沒學過,也很郁悶?!?/p>
在伏牛路小學,一些四年級的孩子告訴記者,他們在暑假期間,完成了一個“為爸爸媽媽做十件事”的作業,他們很喜歡,也從中體會了爸爸媽媽的辛苦。幫爸爸媽媽洗腳,在家里幫忙打掃衛生,擦桌子、掃地、洗碗……雖然現在老師沒有布置這樣的作業,但是還會每天幫爸爸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觀點
鄭州的作業改革仍步履緩慢
雖然家長們看待書本之外的作業是“另類”的,而在一些教育專家眼里,教師設計作業已面臨著必須尋求改變的現狀。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各國的教育改革中,作業是課程改革的關鍵之一?!笔薪逃指本珠L田保華說,由于社會和家長無法每天走進學校和課堂去了解學校教育的全貌和過程,所以,作業就成為社會、家長直接接觸和了解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社會和家長通過作業的質量來反觀學校的教育價值導向和教育質量。
他認為,作業往往會成為學生喜不喜歡一門學科、是否喜歡一位教師的重要依據。作為學校和家庭的銜接點,作業能否有效設計和實施,從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目標的達成,甚至影響到教育目的的實現和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焦點問題上,作業建設是焦點之中的焦點。同時,作業也是課程改革內涵發展的難點和重點?!?/p>
很多教育界人士認為,鄭州市課程改革推進了十幾年,課堂教學有了一些改觀。而在田保華看來,作業改革依然步履緩慢。
作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田保華看來,老師要有一個這樣的觀念:強化作業激發學生有興趣學習各方面事物的功能?!拔覀兊囊豁椪{查顯示,作業興趣對于提高學業成績有著巨大的影響?!?/p>
田保華說,學生作業量大、作業時間長、作業效果不佳的原因,歸根結底在于教師自身缺乏設計作業的能力,甚至缺乏判斷和選擇作業的能力,從而導致作業品質不高,作業實施效果不佳。
他認為,提高教師設計作業的能力應該成為今后作業建設的重點。包括如何從作業目標到作業內容選擇、作業難度確定、作業整體結構反思等。教師作業能力的發展,既需要學校能夠系統規劃,持續深入地給予教師相關的專業培訓,也需要查閱有用的資料,還需要在實踐中加強研討,不斷反思提升,“今后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布置多樣化作業?!?/p>